6月21日上午,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建榕带队到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走访广州市登泰船厂有限公司(简称“登泰船厂”),受到登泰船厂董事长郑仕登、总经理郑才富等热情接待,互相交流情况。协会副秘书长薛婉娟、高级调研员姚国成和广州海明船舶副总经理李穗波、佛山市顺德区蓝火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中伟等一同走访。
登泰船厂一座长240米,宽48米,高19.2米的10万吨级浮坞正在建造中
广州市登泰船厂有限公司座落于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内珠江铁桩水道,毗邻广州大学城和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黄埔军校旧址,水陆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登泰船厂始建于1980年代,1992年注册登记为“广州市登泰船厂有限公司”。30余年的栉风沐雨,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创业历程,由原来一个小型渔轮厂,发展成为以修造各类船舶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登泰人在董事长郑仕登先生的带领下,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行构建了3000平米钢结构综合车间,2000平米钢结构船体车间,并精心配制了油压机,剪板机,三星轧车等冷加工设备;大型浮吊,拖轮等起运设备以及各类机加工设备应有尽有;1996年自行建造的“千山号”万吨级钢质浮船坞,当时曾被修船界赞誉为“民营船厂第一坞”。现在,登泰船厂占地面积为80亩,岸线长500m,拥有万吨钢质浮船坞一座,舾装码头长250m,生产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可同时并修四艘万吨级船舶;另一座长240米,宽48米,高19.2米的10万吨级浮坞正在建造中。
登泰船厂大胆开发了渔政船、边防舰艇的技术改造工程,特别注重专业修理项目的技术提升,为船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30余年来,登泰船厂承修中外船舶1500余艘,为国家渔政管理、海洋维权、海疆巡逻、海上运输及创汇做出一定的贡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修理各类万吨级船舶的重要民营企业。
省船舶工业协会一行参观了登泰船厂,各走访人员与登泰船厂相关代表对国内外船舶行业现状、船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给船厂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如:海明船舶副总李穗波建议:“希望广东省口岸管理等相关政策更加开放,口岸管理当局也融入产业链中,以自身的简政放权进行变革,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企)的发展。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办一下外轮靠岸或入厂修理等都几无可能的话,如何能让企业在外轮修理市场上大展拳脚?” 蓝火焰科技孙中伟总经理认为:“我们的户政、出入境等早已拥抱互联网多年,可在网上或手机上进行预约办理(并在网上填报好相关资料),也可在各区的公安办证中心进行全程自助签注。如果本省的口岸单位能尽早利用这类信息技术手段来大大加快办事效率,对推动行业及企业的发展肯定也有较大的作为。”
上图左起 广州市登泰船厂有限公司郑才富总经理 (左五)
在国家转型升级的号召下,登泰船厂积极响应,首先与高校深入合作,增加研发投入,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另外,计划将船厂转移到更适合的地方,以谋求更好的发展。这得到了省船舶工业协会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协会积极协助船厂联系选址事宜。在考虑产业转移重新选址的调研中,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黄埔文冲向辉明总经理(省船协副会长)认为:“外轮修理的选址应尽可能靠近主航道,且陆路交通、空港设施和娱乐休闲等生活配套应基本齐全。” 协会到访人员提出的宝贵建议,让登泰船厂在升级转型的工作中走得更坚定。
新厂建成投产后,登泰船厂将现基地转型升级发展旅游文化科技产业。船厂转型升级事业部李经理说:“公司目前拥有自行建造的纯手工游艇多艘,大型水上设施齐全,旧厂房将打造成极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生态园。”协会一行专家认同登泰船厂对旧生产基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这也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战略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