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广告宣传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 “气荒”转向“荒气”
发布者:蓝火焰科技 发布时间:5/22/2015 2:59:50 PM阅读:

     到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气市场有可能从“气荒”转向“荒气”,随着下游需求增速的放慢,专家预计,如果2015年11月进入采暖季后,一旦遇大范围极端天气,“气荒”可能再次上演。
  国家统计局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天然气产量94亿立方米。查阅公开数据可以发现,2014年4月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98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国内天然气产量已出现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此前的3月,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12亿立方米,同比仍小幅增长2.75%。
  中国石油大学刘毅军教授5月14日下午指出,受到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气市场有可能从“气荒”(天然气供应不足)转向“荒气”(天然气需求不足),天然气开采速度放缓,在供需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夏季出现“荒气”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其中中国石油占天然气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目前两家石油公司并没有对外公布4月份的天然气产量。此前发布的2015年一季报显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天然气产量均同比上涨,但增幅放缓,其中中国石油同比增长7.7%,中国石化同比增长2.08%。同期,国内天然气产量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
  需求增速放缓
  曾经广受欢迎的天然气,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开始大幅下滑,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出现一位数(7.4%)的增长,远低于过去连续十一年两位数的年均增速。
  受到低油价等因素影响,天然气的低价优势逐渐消失,一些工业企业转而选择价格更低的燃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14年年底在广东省采访时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政策,但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安迅思天然气资深行业分析师陈芸颖5月14日透露,不少工业企业安装有两套设备,在目前液化天然气价格比管道天然气价格更低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纷纷改用液化天然气甚至液化石油气和水煤气等相对污染环境的燃料。
  刘毅军认为,由于2015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可能比2014年更严峻,去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同比增长率不会超过9%。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国内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而国内天然气产量352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6.8%;天然气进口量160亿立方米,增加16.5%。
  2015年4月1日,我国天然气价格正式并轨,首次在价格改革中大幅下调天然气价格,各省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04元。
  刘毅军指出,天然气价格的下调对增量气占比较大的地区有利,但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未能如国际油价般下跌,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后的整体气价仍存上涨可能,对下游用户的刺激作用有限。
  为了保证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中国的进口天然气中大部分都签订长期协议,包括为数不少的“到付不易”合同,长期协议中的价格问题逐渐在低油价的背景下暴露出来。
  刘毅军表示,一些企业可采取向其他国家出售天然气的方式消化进口的高价天然气。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近期在公开会议上表示,我国“十三五”规划环境特殊,面临的难度将加大。目前看来,2015年我国要实现2300亿立方米,以及2020年要实现4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目标难度相当大。
  石油公司谨慎布局天然气
  随着下游需求增速的放慢,石油公司一改之前高歌猛进的状态,变得谨慎起来。
  石油公司发布的2015年一季报显示,虽然天然气开发依然处于不断增长中,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其中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增速从2014年同比增长8.1%降至一季度的同比增长7.7%,中国石化从2014年的同比增长8.51%降至一季度的同比增长2.08%。
  尽管如此,石油公司依然将天然气作为发展的重点。中国石油供应国内超过七成的天然气。该公司在5月初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面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能源结构的需要,公司在稳定原油供应的同时,将大力发展天然气作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的战略重点。
  刘毅军指出,中国石油进口了大量的高价海外天然气,需要通过开发国内成本相对较低的天然气,来减少高价海外气带来的成本压力。
  中国石化在2015年的一季报中表示,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以效益为中心,强化精细管理,严控投资规模和成本费用。并指出,当季中国石化资本支出约人民币71.16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29.95亿元,主要用于胜利、塔河、元坝等油气田。
  中国石化的人士透露,元坝气田和涪陵页岩气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能,是中国石化天然气业务的重要支撑。
  陈芸颖说,中国石化加大页岩气开发的投入,但对于一些投入产出并不乐观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进度或因此受到影响。
  近两年来,国土资源部对页岩气区块已进行两次公开招标,在第二次招标中,不少民营企业和非石油企业中标,但至今少有进入全面开发的区块。
  事实上,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石油行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一些国际石油巨头已率先采取出售资产、放慢投资速度等方式应对危机,国内的石油公司也在投资上变得越发谨慎。
  中国海油在一季报中表示,在低油价环境的挑战下,将继续开展降本增效,调整经营战略,削减资本支出。一季度资本支出约15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
  刘毅军担心,如果减少天然气产业链上游和中游投资,将影响中长期供气保障能力。
  他强调,为改善大气环境、治理雾霾天气,要保障民生用气,支持推进“煤改气”工程,在多地区集中形成季节性用气高峰。
  中国的天然气开采正处在前期开发阶段,国土资源部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称,我国常规油气资源总量丰富且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累计采出62亿吨、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06亿吨、38.5万亿立方米。
  刘毅军表示,中国天然气产业历史短、动力结构独特、发展轨迹特殊,短期内建设大量储气设施困难,遇有极端情况,“气荒”和“荒气”在中国的表现会更严重并有可能反复上演。如果2015年11月进入采暖季后,一旦遇大范围极端天气,“气荒”可能再次上演。

 
 
上一篇:挪威超俄罗斯成西欧最大天然气供应国
下一篇:天然气改革:价不顺则理不直

 
公司主营产品:天然气增效剂天然气添加剂天然气切割气工业燃气添加剂 Copying © 2010 佛山市顺德区蓝火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5400号
网站技术支持:佛山网站建设 顺德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