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在位于沙雅县境内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顺北油气田生产运行指挥中心,负责联合站站库运行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他们面前的屏幕上可以看到,来自顺北各个单井的原油正源源不断地输送进联合站等待处理。
记者了解到,顺北油气田共有84口井,自2016年投入开发至2023年3月末,累产油气当量突破700万吨。
顺北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油藏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等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8200米。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8000米的地层为超深层。中国石化通过积极探索,在深层、超深层油气富集机理,高效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勘探开发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获得突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顺北803斜井完成钻井深度8110米,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当日,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被誉为“深地一号”。今年3月14日,位于顺北油气田的顺北84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第22口“千吨井”。该井垂直深度达8937.77米,斜深深度在9000米以上,是亚洲陆上最深的“千吨井”。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田疆告诉记者,根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全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量671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油气资源总量的34%。塔里木盆地仅埋深在6000至10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分别占到全国油气总量的83.2%和63.9%。勘探开发深层油气资源,对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从300多天打一口井,缩短到现在的180天左右打一口井,井深超过8000米!中国石化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自主装备制造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以及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识别精度从过去的30米提高至现在的15米!
“这相当于给距离地面8000多米的油气储藏区进行CT扫描。”田疆说,“除了物探技术升级之外,在钻井技术攻关方面,我们掌握了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攻克了超高强度套管、钻杆、钻井液、测控仪器、完测工具等关键技术,研发了耐高温的钻头,配套耐高温的钻井液,通过旋转技术导向确保精准中靶,一井多靶,保证高产。”
从“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顺北油气田“深地工程”所取得的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深地油气勘探开发能力,也为持续推进深地领域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提供了探索与实践的平台,也将为我国更好端牢能源饭碗提供战略科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