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从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濮阳市强化基础支撑,注重协调发展,区位优势日益彰显,城乡面貌显着改观。
濮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万正峰介绍,全市聚焦建设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区位资源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打造交通物流枢纽,“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环城高速网、“九横七纵”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米”字形高铁网最后一“撇”完美收官,濮阳迈入高铁时代。打造华北能源枢纽,日濮洛原油管道建成投用,中原储气库群库容气量106亿立方米,鄂安沧濮阳支干线、榆济线、中开线等多条国家、省骨干天然气管道在濮互联互通,成为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打造北方水利枢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22亿立方米,实现一泓清水长润雄安。在全国率先实现丹江水全域覆盖,全市人民都喝上了优质甘甜的丹江水。农村供水“四化”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万正峰表示,全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省际区域中心。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51.01%,较2012年提高15.81个百分点。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集聚人口96.3万。路网密度较2012年增长50%,百姓出行更加通畅。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8.6%,居全省第1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龙山跃然成形,龙湖风光旖旎。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各县城精彩蝶变,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更加明晰,开发区由14个整合为9个,在全省率先集中挂牌,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2021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065.9亿元,占全市的60.2%。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50亿斤以上。3个贫困县、638个贫困村、3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3万名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